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賞析第一首詩第一句寫云:黑雲像打翻了的黑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中把烏雲比作“翻墨”,形象逼真。第二句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無數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用“跳珠”形容雨點,有聲有色。一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快;一個“跳”字,一個“亂”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第三句寫風:猛然間,狂風席捲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雲飛。“忽”字用得十分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威力。最後一句寫天和水:雨過天晴,風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樣的明淨,一色的蔚藍。風呢?雲呢?統統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發生似的。

詩人蘇軾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雲翻、雨瀉、風卷、天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讀來油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歷了一場突然來去的陣雨,又來到望湖樓頭觀賞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詩用“翻墨”寫出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說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驟雨才有的景象;“捲地風”說明雨過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實描寫,卻分插在第一、第三句中,彼此呼應,烘托得好。最後用“水如天”寫一場驟雨的結束,又有悠然不盡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雲”映襯,用“水如天”和“捲地風”對照,用“亂入船“與“未遮山”比較,都顯出作者構思時的用心。

此詩描繪瞭望湖樓的美麗雨景。好的詩人善於捕捉自己的靈感,此詩的靈感可謂突現於一個“醉”字上。醉於酒,更醉於山水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烏雲驟聚,大雨突降,傾刻又雨過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點。其次,作者用“黑雲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很強的質感。再次,用“翻墨”寫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點飛濺的情態,以動詞前移的句式使比喻運用得靈活生動卻不露痕跡。而“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兩句又把天氣由驟雨到晴朗前轉變之快描繪得令人心清氣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開。

第二首詩是寫乘船在湖中巡遊的情景。北宋時,杭州西湖由政府規定作為放生池。王注引張栻的話說:“天禧四年(指1020年),太子太保判杭州王欽若奏:以西湖為放生池,‘禁捕魚鳥,為人主祈福。’”這是相當於現代的禁捕禁獵區;所不同的,只是從前有人賣魚放生,還要弄個“祈福”的名堂罷了。西湖既是禁捕區,所以也是禁植區,私人不得占用湖地種植。詩的開頭,就寫出這個事實。那些被人放生、自由成長的魚鱉之類,不但沒有受到人的威脅,反而受到人的施與,游湖的人常常會把食餌投放水裡,引那些小傢伙圍攏來吃。便是不去管它們,它們憑著條件反射,也會向人追趕過來。至於滿湖的荷花,也沒有誰去種植,自己憑著自然力量生長,東邊一叢,西邊一簇,自開自落,反而顯示出一派野趣。

然而此詩的趣味卻在後面兩句。“水枕能令山俯仰”——山本來是不能俯仰的,杜甫有“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句子,杜牧也有“古訓屹如山”(《池州送孟遲》)的說法,蘇軾卻偏要說“山俯仰”。詩人認為,山是能俯仰的,理由就在“水枕”。所謂“水枕”,就是枕席放在水面上。準確地說,是放在船上。船一顛擺,躺在船上的人就看到山的一俯一仰。這本來並不出奇,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問題在於詩人把“神通”交給了“水枕”,如同這個“水枕”能有絕大的神力,足以把整座山顛來倒去。這樣的構思,就顯出了一種妙趣來。

“風船解與月裴回”——同樣是寫出一種在船上泛遊的情趣。湖上颳起了風,小船隨風飄蕩。這也是常見的,不足為奇。人們坐在院子裡抬頭看月亮,月亮在雲朵里慢慢移動,就像在天空里徘徊。因此李白說:“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月下獨酌》)這也不算新奇。不同的地方是,蘇軾把船的遊蕩和月的徘徊輕輕牽攏,拉到一塊來,那就生出了新意。船在徘徊,月也在徘徊,但詩人不知是月亮引起船的徘徊,還是船兒逗得月亮也欣然徘徊起來。詩人想,如果是風的力量使船在水上徘徊,那又是什麼力量讓月亮在天上徘徊呢?還有,這兩種徘徊,到底是相同呢還是不同呢?他把“船”和“月”兩種“徘徊”聯繫起來,就產生了許多問題,其中包含了一些哲理,他要定下神來,好好想一想。所以說,詩句寫得饒有情趣。

第四首詩首句中的“游女”當是採蓮女。因為從這一組五首詩看,蘇軾應該始終都在望湖樓上,所以木蘭橈上的該是“游女”。旁人不可能跳到水裡給她們獻花。倒是她們近水樓台,可以采了荷花獻給別人。所以這第一句是寫“游女”們獻花給遊客。水裡採花的“游女”,應該就是採蓮女了。天上下雨了,採蓮女在湖中,首飾未免被打濕了。“無限芳洲生杜若”,屈原在《湘夫人》里有寫過“搴汀洲兮杜若”,杜若代指各種香草。而“香草美人”是楚辭中最重要的意象,倒推可知,楚辭招在這裡就是代指“香草”。“吳兒不識楚辭招”,是感慨採蓮女不認識《楚辭》中的各種香草。杜甫《歸夢》詩中有“夢歸歸未得,不用楚辭招”之句,“不用楚辭招”切合“有家難回”之意,與這裡的“楚辭招”的意思完全不同。

相关阅读

正在阅读:win11如何重启打印机服务 win11重启打印机服务方法介绍【详解】win11如何重启打印机服务 win11重启打印机服务方法介绍【详解】
年底了!警方支招《小偷踩点记号大全》,家家必备!
best365体育官网平台

年底了!警方支招《小偷踩点记号大全》,家家必备!

⌚ 08-14 👁️ 6641
QQ飞车许愿池活动多久
跨境365软件

QQ飞车许愿池活动多久

⌚ 07-04 👁️ 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