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Air Max鞋款,想必在大家的脑海中除了各种各样的联名款之外,还有那些「气垫大到没边」的「视觉系」款式,比如Air Max Scorpion和Air Max 720。
而对于每一款跑鞋产品来说,不论是结构缓震还是材料缓震,材质的厚度往往代表了这款鞋所对应的功能点——为穿着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缓震感。
这便是Air Max科技的初衷。当然,Nike还为这个材质增加了「可视化」的属性,让「气垫」成为了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自1987年Air Max 1诞生以来,Air Max科技便伴随着品牌对于可视化气垫结构不断研发与创新,成为了推动Sneaker发展的重要标尺。
回顾Air Max系列的里程碑鞋款,我们能够看到Nike三十多年以来持续致力于研发鞋类缓震技术革命的决心:
耐克首席设计官John Hoke就曾说道:「我把Air看作是某种形式的表达手段。有了它,我可以对外形与功能、弹力以及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索。当我想到正式设计时,出现在脑海中的两个想法是 Air 气垫单元的动态姿势和美学。
首先,我们摈弃了传统的制鞋方法(即将材料层层堆积在一起),这全新的方式着实令人兴奋。由于这种创新精神,球鞋呈现出了一种曲折有致类似生物形态的特色。有了 Air 气垫单元,加上外侧包围拼接这样的创新技术,我们可以限制材料的层数,在足部和缓冲层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关系。
Air Max 1及其气垫结构
其次,我可以不断提出问题,“我们能用这项技术做什么,这些气垫是否会局限足部的运动方式以及与身体的互动方式?”以及最后,“气垫如何成为身体自然动作的一部分?”确切地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是“踩在气泡上”。但是Air气垫单元可以移动、适应并调整,以适应施加在它身上的所有压力……这是一个真正的动态形状,允许不断地对基本概念进行重新想象和重新改造。」
Air Max 90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180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93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95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97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Plus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360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2019及其气垫结构
Vapor Max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270及其气垫结构
Air Max 720及其气垫结构
而在看过了历年的Air Max标志性鞋款及其气垫结构后,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此次出现在Air Max Dn中底处的全新「Dynamic Air」科技。
该科技由双气室以及四根管状Nike Air气囊结构加以实现,从而带来出色的缓震性,确保每一步的平稳与高回弹性。双压力气垫单元由两个加压气室组成,每个气室内有两个气囊,后部的两个气囊压力较高,前部的两个气囊压力较低,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随着你的移动,前部气囊和后部气囊中的空气都将自由流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随着脚步的移动适时调整气压,让每一步平滑稳定,不仅舒适,还更具响应性。
从启动之日开始,这款鞋就是耐克设计师、工程师、Nike Air创新生产中心(Air MI)、耐克运动研究实验室(NSRL)各位科学家并肩协作的成果,目的是打造一种更高效的Air缓震系统,为穿着者提供舒适与动态的穿着之感。
但他们同时也意识到,脚下的「Dynamic Air」技术不会是这款鞋的唯一亮点,它的外观也必须令Air Max爱好者眼前一亮。
此外本次的鞋面设计也采用了类似硅胶质地的现代纺织布料作为第二层鞋面,从而打造触感丰富的硅胶纹理印花。Air气垫单元与其他各种球鞋部件协同工作,在设计上也和耐克众多高性能运动鞋的创新、科学和研发保持同样水准。
Nike Air Max Dn All Night配色及其他配色(包括成人款和儿童款)将于3月26日通过Nike.com、Nike App、Nike微信小程序、Nike天猫官方旗舰店及Nike指定零售店铺发售。Nike Air Max Dn All Day配色将通过SNKRS中国和耐克指定零售店铺发售。
最后,虽然目前我们还未见到Air Max Dn鞋款的实物,但毫无疑问的是,相较于之前在Air Max气垫大小和鞋款设计上做文章,我们显然更愿意看到像Air Max Dn这样扎根在改良气垫结构本身的迭代款式。
纵观Nike Air气垫发展的四十多年,不论是最开始的Air Sole还是如今的Dynamic Air,通过科学实验对气垫结构进行改良,进一步提升缓震感与穿着感的同时,在视觉上给予消费者最大的冲击力,才是Air Max系列至今最吸引我们的卖点。
text / editor tieci
design Sa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