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广州有个何二娘,常年以织鞋为业,在她二十岁那年,到访过罗浮山寺,经常背着筐子为寺僧到罗浮山腰的杨梅树旁,给他们采杨梅善捐斋饭,但罗浮山并无杨梅,她找了半天也一无所获,于是想了一下办法。
罗浮山北四百里外,有个循州山寺,那寺前有着数十顷杨梅树,大的约有数十围,她便跑了隔壁,去“借”摘杨梅。
每天都会有数不尽的杨梅,到罗浮山寺,就连这些僧们他们自己都摸不清这些杨梅是从何而来。
有一次循州寺那边的小和尚来罗浮山游修,进了山门后,便听到了他们的议论,就跟罗浮山的老少和尚们谈起了这件事。说这是去年四月十六日有个叫何二娘的女菩萨到他们寺前采了这些梅,那天听女菩萨的意思,说是做善功捐给你们的。
罗浮寺的和尚们一听,大喜,原来是何菩萨为我们寺所做的贡献啊!真的是太感谢她了,后来何二娘“采梅充斋”这件事被传开了,于是远近的乡里乡亲们都知道她的善举,称赞她是“女菩萨”。
唐开元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敕命黄门使往广州访求何二娘,初起何二娘并不想见他,但为了完成皇帝交待的任务,保住自己的小命,不得以也学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终于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了何二娘,得以见面,聊了许久后,跟着他启程返回长安。后来,她在返乡后突然失踪,也没有人知道她去哪了,于是只留下来了这个传说。
03
据说,在仁宗庆历年间,巴陵郡太守滕宗谅在一次民访巡察中偶然见过她。
欧阳修在《何仙姑传》还称:“客有自衡来者,云仙姑晚年羸瘦,面皮皴黑,第一衰媪也”。
有人说她:‘即使是仙游了,都没有成神的迹象发生”。看来这个“仙姑”实乃后人杜撰出来的民间女巫,与描述的并不在同一时代,两个人也完全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04
何仙姑到底是谁?
读过《唐史国补》与《何仙姑传》,我发现她就是卖胡饼人何大郎的大女儿,后来偶遇了吕洞宾,吕见她生得好看,还有“仙质”,难免不有点心动,他本来是受天命来收八仙中的另一位着,于是灵光一现,通过每天向她讨饼吃来点化仙缘。
果然,她的服务细节很到位,除此外她还有一颗淳朴善良之心,每天行善举,做善施,而且毫不吝啬,常把一些食物分给没米没菜的穷苦人家,洞宾见了颇为感动,便给她了一颗蟠桃吃,后来她因此功德和蟠桃仙力的加持,便羽化登仙了。
武平在《何氏族谱》记载,说她是:“生于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因幼性喜清净,不嗜酒、不茹荤,隐迹岩中,矢不适人,故有缘位仙。”
要是在那个年代有相机该多好了,我也想睹一睹何仙姑的风华绝代样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