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科技判官,(https://xueqiu.com/1276080624/343097861)
文/科技判官
(雪球独家首发,数据截至2025年7月18日)
一、物理AI:从“控制”到“觉醒”,和而泰的终极武器
当市场还在追逐ChatGPT的虚拟幻影时,和而泰(002402)已悄然将AI塞进现实世界的每一寸缝隙。
• 体感衣“感知计划”:92个自研线性马达覆盖全身,精准模拟枪击、抚摸等触觉,兼容UE/Unity引擎,VR战场、医疗康复、驾驶培训全场景通吃。这不是科幻,而是和而泰已量产的“物理元宇宙入口”。
• 智能蒸烤箱AI方案:通过视觉识别食材种类、重量,自动匹配火候参数,把米其林厨师塞进厨房电器——毛利率直冲30%+的高端产品,远超市面普通控制器。
• 汽车电子“神经中枢”:离手检测(HOD)、变色天幕控制、热管理集成模块……单车价值从千元飙至万元,合作名单囊括比亚迪、蔚来、沃尔沃。
物理AI的本质是什么?——让硬件“活”起来。 和而泰的2,000+项专利,正是AI从代码跃入现实的“虫洞”。
------
二、业绩核爆:净利增速80%,机构却假装看不见?
2025年H1预告:归母净利3.27-3.66亿,同比暴增65%-85%;扣非净利增速更达80%-100%。拆解这枚核弹的引信:
• 汽车电子48%的狂飙:Q1子公司铖昌科技营收暴涨365%至9200万,域控制器拿下蔚来、赛力斯大单,未来3年收入剑指30亿。
• 毛利率逆势跳升:Q1毛利率19.53%(同比+2.69pct),靠的是专项小组降本+工艺优化,把铜箔、PCB涨价压力碾成齑粉。
• 费用“外科手术”:汇率风险对冲+数字化管理,三费占比压缩至历史低位,净利率从3.77%反弹至6.5%+。
平安证券喊出2025年净利7.17亿(+96.8%),但市场仍用47倍PE(消费电子行业中值47.11倍)给这头猛兽贴“平庸”标签。
------
三、深海估值:PE 47倍是泡沫?看穿这三大幻觉!
幻觉1: “PE 47倍太高!”
→ 真相:同行拓邦股份PE 56倍、振邦智能54倍,而和而泰2025年动态PE仅24.8倍(平安证券预测)。
幻觉2: “汽车电子占比才8.4%!”
→ 真相:该业务3年复合增速50%+,2025年Q1订单交付量同比翻倍,毛利率35%碾压家电控制器,利润贡献将超30%。
幻觉3: “摩尔线程IPO是噱头!”
→ 真相:和而泰持股摩尔线程1.244%,后者GPU量产已启动。若IPO成行,股权价值暴增+算力芯片协同,再造一个“寒武纪神话”并非臆想。
当下206亿市值,对比2025年7亿净利,PE仅29倍——深海巨鲸浮出水面时,浪花会淹没所有看空者。
------
四、暗流涌动:为什么“不涨停”才是顶级猎手的玩法?
和而泰的K线,是一部“钝刀子割肉”的空头血泪史:
• 2025年涨幅78%,却无一次涨停——机构吸筹的经典手法:避开游资炒作,日均换手率控制在1.5%以下。
• 7家机构暗仓布局:Q1基金持股3703万股(市值7.36亿),北上资金悄然加仓至2.44%流通盘。
• 股东户数骤降10%:散户割肉离场,大户持仓成本从18元抬升至22元,筹码高度锁仓。
记住:涨停是散户的狂欢,涨不停才是资本的阳谋。
------
五、终极赌局:押注物理AI,就是押注中国制造的“诺曼底登陆”
当欧美还在用软件AI画饼,和而泰已用三大利器撕开防线:
1. 全球化产能:越南、罗马尼亚、墨西哥工厂规避贸易战,66%收入来自海外巨头(伊莱克斯、博世、惠而浦)。
2. 技术卡脖子:自研Z轴马达、汽车域控芯片,国产替代率从35%→80%,原材料成本碾压欧美对手。
3. 政策护城河:《中国制造2025》+深圳芯片补贴(单项目最高3000万),政府输血硬科技。
------
判官结语
和而泰不是风口上的猪,而是深海里的巨鲸——它用静默的螺旋桨,搅动全球硬件AI的滔天巨浪。当迟钝的散户还在数涨停板时,机构已用真金白银投票:2025年100%业绩增长只是起点,千亿物理AI帝国正在崛起。
🔥 关注科技判官,洞穿资本与科技的暗战真相。
物理AI觉醒时刻 # 和而泰业绩核爆 # 低估值硬科技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