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典收錄古今用語,適用於語文研究者,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建議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
注 音
漢語拼音
釋 義
小中大列 印
意見回饋
字 詞
庠
[广部-6畫-共9畫]
注 音
ㄒㄧㄤˊ
漢語拼音
xiáng
釋 義
名
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郡庠」、「邑庠」。《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脩六禮,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回頂端
⚠本典收錄古今用語,適用於語文研究者,中小學階段學習與一般民眾,建議使用《國語辭典簡編本》、《國語小字典》。
注 音
漢語拼音
釋 義
小中大列 印
意見回饋
字 詞
庠
[广部-6畫-共9畫]
注 音
ㄒㄧㄤˊ
漢語拼音
xiáng
釋 義
名
古代的學校名稱。如:「郡庠」、「邑庠」。《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荀子.大略》:「立大學,設庠序,脩六禮,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回頂端